“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2020年11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论坛以“在世界之中: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为主题,“第三极文化”的理论建树引起与会中外学者热烈讨论,当下世界文明交流对话,以及当代语境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成为研讨论题。论坛以线下线上互动方式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等国和中国专家学者200余人全球连线和现场参会。

2020-12-01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的翻译观

蓝诗玲(Julia Lovell)是英国汉学界知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家,曾成功地将鲁迅、张爱玲等中国作家送入西方文艺界门槛甚高的“企鹅经典”。她的翻译观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去辨析和取法。蓝诗玲关注翻译文学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她对中国文学在英美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观念和赞助人的认识,影响着她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蓝诗玲洞悉翻译之“忠实性再创造”的本质,重视语言差异和文体考量,关注文化差异和读者接受。

2020-11-30
对话美国汉学家: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来理解中国

作为开创现代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的一位美国学者,耿德华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开始阅读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可说是一位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来深入理解中国的美国汉学家,而其心路历程与学术轨迹在同时代的海外汉学家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开创现代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的一位美国学者,耿德华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开始阅读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可说是一位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来深入理解中国的美国汉学家,而其心路历程与学术轨迹在同时代的海外汉学家中也

2020-11-27
正视对外译介过程中的跨文化误读

文化误读是不同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过程,需要辩证对待。世界文化并不是彼此隔绝孤立,也不是完全融为一体,而是保持着、发展着各自特点并有机融合。我们需要站在文明互鉴与文化共兴的高度来正视跨文化误读,重新思考人类性及世界性的共通意识和共同问题,让“中国特色”进一步拥有“世界性”,在多元文化互动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2020-11-25
穆旦:作为诗人的翻译家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上为浙江海宁望族,1932年入南开高中后开始写新诗,1935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10月,抗战爆发后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大继续学业(除主修英语文学,还选修了俄语),1940年毕业后留校,1942年加入中国远征军,任随军翻译,赴缅甸对日作战。194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探险队》,1947年自印诗集《穆旦诗集》,1948年出版诗集《旗》。1949年初随联合国粮农组织赴泰国,同年8月赴美,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英美及俄罗斯文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