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上午8—12时,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发展的分论坛:比较文学视阈与海外知名汉学家研究之四成功召开。论坛的上半场由黑龙江大学靳铭吉研究员主持、山东理工大学孙继成副教授评议,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9名师生与会发言。论坛的下半场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燕教授主持、山西师范大学高超副教授评议,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8名师生与会发言。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发言题目:《美国汉学家包华石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之理路与创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燕的发言聚焦美国汉学家包华石的艺术史研究。刘燕对包华石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进行了梳理,同时介绍了其重要著作,考察了其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理路与创新洞见。刘燕强调,报告旨在了解美国汉学界在中国艺术史研究领域的学理变化、新范式、新观点;深入反观文化政治视野下的艺术呈现、中国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图像现代性、当代艺术教育等多个议题,通过他者激活自身的文化传统。
发言人:高超(山西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论斋藤茂、赤井益久对孟郊诗歌风格的跨文化阐释》
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高超通过接受美学的视角,对日本学者斋藤茂与赤井益久的孟郊研究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对两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斋藤茂重视分析孟郊的交游群体和创作主题,赤井益久则强调孟郊的创作轨迹和诗风形成过程。高超认为,斋藤茂与赤井益久都对孟郊诗风的跨文化阐释做出了贡献,对于孟郊研究有重要启发。
发言人:陈莹(北京语言大学)
发言题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从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谈起》
北京语言大学助理研究员陈莹的发言从鲁迅的文论《摩罗诗力说》出发,指出该比较文学名篇中蕴含着多重内涵。鲁迅建构世界浪漫主义文学谱系,推崇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以宣扬民族精神,这一努力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声。同时,其代表作中对民间、民俗、民族问题的书写,也成为重审“五四”现代性的思想资源。报告将鲁迅的文学遗产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相联系,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工作提供了启示。
发言人:魏京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发言题目:《〈七克〉与晚明道德权威的重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魏京翔分析了传教士庞迪我的中文著作《七克》与晚明重建道德权威之间的关系。魏京翔详细介绍了《七克》的时代背景,指出该作是耶儒哲学互动的产物,体现出双方的文化自觉。从中西文化比较的立场来看,晚明儒家道德论与西方伦理学的相遇,为晚明士子道德修养的提升、抑制社会道德虚无主义及重建儒家伦理道德的权威性提供了新的路径,激发了更深的思考。
发言人:邹王番(关西大学)
发言题目:《书信与传承:鲍康宁〈一个老传教士写给侄子(外甥)的信〉》
关西大学非常勤研究员邹王番分享了鲍康宁《一个老传教士写给侄子(外甥)的信》的内容,该作是刊于英文期刊 The Chinese Recorder 上的一系列与汉语学习相关的文章。邹王番指出,这些文章不仅传承了两代传教士汉语学习的宝贵经验,同时构筑了汉语学习的理论基础。报告通过提炼文中汉语表达的特点,及对发音、词汇的重视,为汉语教学与学习汉语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发言人:穆峥嵘(厦门大学)
发言题目:《德国汉学家福兰阁眼中的中国发展观——重读〈东亚新貌〉》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穆峥嵘围绕德国汉学家福兰阁的论著与研究方法展开发言,他指出福兰阁对主流观点进行纠偏,主张从东亚精神生活的视角,评析远东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世界秩序变化对德国的影响。穆峥嵘指出,福兰阁对中德关系进行了相对客观的审视,对考察中国历史在域外的印记、窥探中德交流史的缩影具有重要意义。
发言人:李翔(马来西亚国立大学)
发言题目:《胡里奥·亚玛萨雷斯〈黄雨〉与阎连科〈年月日〉比较研究》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翔对胡里奥·亚玛萨雷斯的《黄雨》与阎连科的《年月日》进行了比较研究。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归纳出二者在叙事手法、主题意蕴及艺术风格方面皆有相似之处;同时指出它们在文体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中西思维方式区别和不同国家乡村文化的特性。作品流露出的人文关怀共同揭示了两位作者对现代人群体性孤独的思考。
发言人:王悦(南开大学)
发言题目:《阿·马·波兹德涅耶夫的中国观》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悦关注俄国汉学家阿·马·波兹德涅耶夫的中国观,她集中讨论了影响波氏中国观的形成与转变的因素,以及波氏的中国观的定形的过程。她认为,对于俄罗斯汉学家所重点思考的中国问题的研究,与现实需求和历史定位关系相契合,此视角可以为中俄两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发言人:姜迈千(北京语言大学)
发言题目:《康儒博的“修仙”观 ——社会建构与集体性记忆的产物》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姜迈千的发言以美国汉学家康儒博的修仙观为主题,康氏的著作《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把修仙者和诸多仙传文本置于中国古代社会图景下进行考察,诠释出实现修仙是通过不同的社会、叙事和文本过程创造而来的。该作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再现历时性的修仙全景图,也为人们理解中国中古时期的仙传故事与社会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认知视角。
评议人总结
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孙继成副教授对上半场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上半场的每一位发言者都有其亮点。刘燕老师的主题转化、方法呈现、个案研究,都值得借鉴;高超对两位日本学者的孟郊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中日文化对话添砖加瓦;陈莹老师所关注的鲁迅思想中的矛盾现象,为经典话题赋予了当代意义;魏京翔老师所选择的文本《七克》,展现了晚明士大夫与传教士的文化互动图景,可以进行深入挖掘;邹王番对于研究材料的敏感度,值得肯定;穆峥嵘的发言给我们提示,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能立场先行,应尽量把握资料,保持自我纠偏的警惕性;李佳对于两个文本的比较,对世界文学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而王悦、姜迈千同学都对她们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深入的研究,视角新颖,学术训练扎实。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靳铭吉(黑龙江大学)
发言题目:《马尔德诺夫论孔孟的儒家乌托邦思想》
黑龙江大学研究员靳铭吉围绕俄罗斯汉学家马尔德诺夫论孔孟的儒家乌托邦思想展开发言。马尔德诺夫通过对《论语》和《孟子》两部文献的分析,论证了乌托邦思想在中国古代便存在,春秋时期儒家的乌托邦思想是应当时社会治理需要而形成的,以上观念的形成体现在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此研究为中国学者研究儒家的乌托邦思想提供了他者视角。
发言人:孙继成(山东理工大学)
发言题目:《试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苏文瑜(Susan Daruvala)教授的汉学研究贡献——以民国时期著名诗人邵洵美的研究为核心》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孙继成以苏文瑜的汉学研究为题,聚焦于她对于民国诗人邵洵美的研究。孙继成老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对苏文瑜的邵洵美研究进行了介绍。他认为,苏文瑜教授对邵洵美的研究超越了文本本身,深入到了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背景,她的学术精神为当今的研究者树立了榜样。
发言人:肖娟娟(南开大学)
题目:《埃及汉学家穆赫森·法尔贾尼的汉学译介研究》
南开大学助理研究员肖娟娟关注埃及汉学家穆赫森·法尔贾尼的汉学译介研究,对其学习经历、学术取向、翻译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肖娟娟指出,穆赫森·法尔贾尼对中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为阿拉伯知识界对中国的了解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埃及汉学的发展。
发言人:田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题目:《“专业汉学第一人”雷慕沙汉传佛教研究述评——兼谈对学界有关欧美早期汉传佛教研究偏见的认识》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田语聚焦于“专业汉学第一人”雷慕沙的汉学研究。他从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学术视阈和成果等方面对雷慕沙的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同时又谈及学界关于欧美早期汉传佛教研究的偏见问题。他认为,加强对早期汉传佛教的西方研究者的重视,能够更好地助力佛教学历史研究。
发言人:沈琪(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题目:《海外文学中的中国情怀:翠园旧体诗的文化传播之旅》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博士研究生沈琪以翠园旧体诗的文化传播之旅为题,探讨海外文学中的中国情怀问题。沈琪指出,通过对翠园旧题诗的深入研究,可以感受到翠园作为一名移民诗人,融中国传统文化与马来西亚文化于一身,也展现了一名作家在全球大时代对文化传承的独特贡献。
发言人:刘佳熹(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眼中的中国形象》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刘佳熹从对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马克林的访谈出发,谈及对马克林的著作《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的理解,进而探寻其眼中的中国形象。刘佳熹认为应从政治外交关系中的中国形象、学术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人心交往中的中国形象三个方面,探寻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的演变历程,探索当下应该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发言人:吴欣燕(北京外国语大学)
发言题目:《批评与翻译的合谋:韩南〈恨海〉与〈禽海石〉译本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欣燕的发言围绕美国汉学家韩南的译作展开,其译文质量上乘,翻译策略灵活变化,以尽最大努力还原原文之韵。报告以韩南所译《恨海》《禽海石》为中心,从叙事人称、行文风格及副文本等角度剖析其译文所指向的批评场域,并通过分析翻译策略,发掘其间批评与翻译的合谋关系,探究汉学家研究中国的不同心态和历史影响。
发言人:石安琪(暨南大学)
发言题目:《推动欧洲天文学在华传播的耶稣会士傅圣泽》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石安琪关注法国汉学家马若安对于耶稣会士傅圣泽的研究。通过对梵蒂冈图书馆馆藏傅圣泽《历法问答》的手稿研究,法国汉学家马若安指出耶稣会士傅圣泽对科学的重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作为天文学研究者的傅圣泽,使傅圣泽的形象得以更加立体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汉学的视角回应了科学与人文互动的经典话题。
评议人总结
来自山西师范大学的高超副教授对下半场的发言进行了总结。首先,8位师生的发言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其关注的主题,涉及俄国汉学家、埃及汉学家、美国汉学家、南洋华裔诗人,以及英语世界的学者苏文瑜等,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第二,在研究中有意识地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兼具独特性与深刻性。第三,师生对所选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文本细读,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高超老师对于下半场所提出的汉学研究中存在的“偏见”问题表示认同,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