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考察20世纪初美国汉学的发展,一定会注意到劳费(Berthold Laufer,又译劳费尔、罗佛)的名字。这位来自德国的汉学家,是美国人当年从欧洲请来的最好的汉学家之一,他代表着美国的中国研究之“汉学时代”。
美国汉学初期
研究匮乏亟待新活力注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欧洲相比,美国这块“新大陆”在对中国历史、语言和古典文化的汉学研究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专门的研究人才十分匮乏。
尽管在19世纪20—30年代,美国的传教士们和外交家们踏上中国的土地,也开始从总体上介绍中国的情况,但基本上属于“情报”和对这个陌生的异域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习俗的“猎奇”,与发达的欧洲汉学的谨严、科学、深邃无法相提并论,属于中国研究的“非职业化阶段”。1876年,耶鲁大学尝试由卫三畏开设中文课,因无人选课而作罢;1879年,哈佛大学邀请中国官员戈鲲化开设中文课,学生只有5人, 1882年因戈病逝,哈佛大学的中文课夭折,一直到1922年赵元任到哈佛执教才重新恢复,但学生也是寥寥无几;1901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课程由于中国人丁龙的提议才开始设立。美国本土没有足够的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因此在大学中设立东亚研究系科的步伐很缓慢,这与美国在远东地区尤其在中国的利益是极不相符的。
于是,美国的大学和博物馆等学术研究机构开始在欧洲(主要是德国)罗致东方学学者和汉学家,希望发展美国的东方学和汉学。这些外来的学者中最重要的就是夏德(Fredrich Hirth)和劳费。夏德于190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首任汉学教授,曾参加过胡适的论文答辩会。欧洲著名汉学家伯希和、苏特尔、戴闻达曾短期到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哈佛燕京学社于1928年成立,首任社长是伯希和的学生、法籍俄裔汉学家叶理绥。劳费于1898年移民美国。劳费等欧洲汉学家的到来,为美国汉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
著作等身
开拓美国汉学研究新领域
1874年10月11日,劳费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劳费先后在弗里德里希·威廉姆中学、柏林大学、东方语言研究班学习,1897年获取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劳费表现出对远东语言和人种学的偏好,以及对神秘的东方文化如饥似渴的热爱和出类拔萃的语言天分。1897年5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鲍亚士为劳费提供了参加博物馆组织的杰塞普北太平洋探查队的工作。劳费因此于第二年来到美国,从此与美国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结下不解之缘。
劳费到美国时年仅24岁,资历尚浅,并没有像后来的夏德那样被延聘为大学教授,而是作为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查队员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治学生涯。他先后四次参加和领导了到远东和中国的探查活动,收获颇丰。劳费对中国有种特殊的感情,他说:“我热爱这片土地和她的人民。我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不是作为一个欧洲人,活得更好、更健康。”1904年至1906年,劳费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人种学部担任助手。他只于短暂的时间,即1905年至1907年之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与东亚语言系担任讲师,不知何故,劳费并没有在此停留多久。在那个时代,博物馆仍不失为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的一个理想去处,那里有太多的宝藏等待他去开发研究。1908年他离开纽约,前往芝加哥,成为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助理馆长。此后,劳费一直在那里工作,1911年成为亚洲人种分馆的馆长,1915年担任人类学馆的馆长。劳费是美国博物馆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汉学家。在他那个时代,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的博物馆,可能会有别的个把人能读懂中文,而劳费不仅能阅读和说中文,而且还会满、日、藏文以及其他许多亚洲语言,受过欧洲严格的汉学研究训练。其优秀的汉学素养和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使劳费从1908年到1934年去世前的26年里,处于创作的巅峰状态,成为夏德之后美国最重要的汉学家。1931年6月13日,芝加哥大学授予劳费荣誉法学博士头衔,以奖掖“他作为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馆馆长对于科学的杰出服务,尤其是对于亚洲考古学、人类文化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启蒙贡献”。
劳费是欧洲与美国许多学术团体的会员。1900年成为美国东方学会的会员,1931年成为该学会的主席。正当他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之时,1934年9月13日,他突然跳楼自杀,距60岁生日还差1个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成就斐然的学者如此决绝呢?劳费为世人留下了一个谜。据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部主任恒慕义在1936年悼念劳费的文章中猜测,劳费可说是为学术献身的。劳费是一个具有十分严谨的科学精神的人,追求科学的精确性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有时候对人和问题的批评苛刻,使得他对于人际关系格外敏感,容易被人误解。其晚年,经常有艺术品收藏者找他鉴定,一些年轻学者找他阅读他们的手稿,他又不忍心拒绝,这妨碍了他集中精力于自身繁重的研究工作,这些恐怕是他产生焦虑而自杀的原因之一。
劳费被称为“在大西洋此岸,就知识的渊博和对主要资源的掌握而言,唯一堪比沙畹与伯希和的学者”。劳费一生发表了222本著作和论文。从内容上看,劳费的著作和论文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关于中亚和东亚诸民族语言、文本和文学艺术等语言学作品;第二类是关于中亚和东亚诸民族源流、民间传说、宗教习俗等民族学作品;第三类是关于中亚和东亚科学史前史的作品;第四类是关于印度、伊朗、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作品;第五类是考察报告和博物馆文物收藏报告。
从德国汉学家到美国汉学家
学术著作体现身份转变
为了方便学术界对劳费的研究,德国汉堡大学的瓦拉文斯教授于1976年、1979年、1985年分别编辑出版了三辑《劳费文集》,按年代收集重印了劳费的专著、小文章以及书信。由于劳费的作品数目既多、内容又十分庞杂,因此此项出版工作实在功德无量,是对汉学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李约瑟为文集作序,称劳费是一个多面手,他的早期训练是人文学和语言学,而且具有精确的科学知识。每一辑都包含厚重的两卷本。
第一辑包括从1894年至1910年的作品,重点是关于西藏和东北亚,共116篇。第一辑的作品大多数用德文写成。但有几篇用英文写成,如《阿穆尔部落的装饰艺术》、《中国和欧洲的鸟战车》、《玉蜀黍传入东亚考》等,这标志着劳费学术生涯的重大转变——由德国汉学家变为美国汉学家。
第二辑包含从1911年到1925年的作品,其中有劳费与鲍亚士之间有关劳费在东亚的探查活动的全部通信和大量资料。1908年劳费到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开始直至去世,劳费的创作才情愈发不可收,他最重要的著作诞生在这一阶段,多数都发表在该馆的人类学系列丛书里,还有很多发表在《通报》上。1919年,劳费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中国伊朗编: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化史的贡献》。
第三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898—1911年之间劳费的剪贴簿、1901—1902年在北京和上海录制的京剧唱片、中国皮影戏的剧本、1908年布拉克司吞探查队关于西藏和孟加拉语录音的清单,以及少量的西藏和孟加拉歌曲的翻译;第二部分,是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档案保存的劳费遗物中的一部分信件,占该书的70%,共计338封,以德语、法语和英语书写,其中54封是劳费本人所写,其余284封是别人写给劳费的,这些人中有欧洲著名汉学家伯希和、高本汉、福兰阁、福克、富克斯、恒慕义、斯坦因等。这些通信非常珍贵,当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劳费在他的这些信中经常对于那些使用二手资料或者不是采取可靠的语言学和科学原则的汉学家提出严厉的批评,例如他与伯希和就曾毫不留情地指出彼此的错漏。这样的通信读起来别有情趣。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