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府民歌到聊斋志异,我为什么把中国古代文学人物故事串联成书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中国文化译研网

2020-11-13

编者按:韩国神话学学者金善子创作的《文学之林中读中国》系丝路书香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简介见文末)第四期申报书目,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金善子教授进行了一次创作对谈,以期了解她与中国神话之间的跨时空交流和结下的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金善子-小图.jpg

金善子(Kim Sun Ja)文学博士,专攻中国神话及东亚地区神话。韩国延世大学文科学院中文系毕业,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延世大学博士毕业。历任中国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及东亚古代学会副会长。现为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专门研究员,对中国神话、世界神话的研究成果丰厚,并向韩国学术界进行了积极推广。近年来开始关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并向韩国读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积极推介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价值及意义。


翻译注释中国神话学家袁珂著作《中国神话史》在韩国出版,荣获第十七届亚太出版协会APPA最佳作品奖,翻译注释的《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也获得学界高度赞誉。


主要著作有《理解中国神话》《金善子的中国神话故事》(上、下)《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纪行》《南方丝绸之路神话纪行》《东亚女神神话与女性认同》《古老的智慧》(韩文注释本, 2017年韩国出版文化大奖 翻译部门大奖侯选作)等。其中《另一半中国史》获韩国国家奖,作为重要图书推荐。



中国文学之林里有着无数的人物和故事,您创作时是如何选择从哪些“树”上选取故事来介绍中国?以及选择这些故事的理由是什么?


金善子:如果把中国文学史看作一个巨大的森林,那么其中的许多树就是出现在文学史上的作家。如果文学的范畴不局限于文字,而是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那么这个“森林”的范围将扩大很多。我所创作的《文学之林中读中国》介绍了从三千多年前乐府民歌的时代到清朝的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每个代表人物的生活是与各个时代的历史相吻合的,因此要把人物的生活和他的作品融合到当时的历史时空中来介绍。 


从歌曲代表民众生活的周朝末年到汉朝末年,乐府民歌很好地描绘了疲惫的民众形象。从入伍后老了才回来的士兵之歌到延续了两千年的爱情之歌,我们想将乐府民歌中的主人公活到现在,听听他们的声音。


代表秦朝和汉朝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孟姜女和卓文君也是不可或缺的。她们在主体上争取自己的爱情的故事仍然给我们留下了眼泪和笑容。而从死亡的痛苦中诞生的司马迁的《史记》,则表现出了真正的愤怒是什么。通过他写作《史记》的过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另外,通过司马迁深爱的诗人屈原的故事,思考了他们的伟大源自哪里。


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诸子百家的诞生是必然的。通过代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庄子与孔子的故事,我们不是只谈论作为伟大思想家的他们,而是想讲述与我们一样的"人",孔子与庄子的故事。 


经过传统的封建时代,在文学史上留下名字的女性屈指可数, 从汉代宫廷的班昭到成都的才女薛涛、虽然是天才女诗人,但从未与时代妥协的鱼玄机,我想替女性作家们讲述她们的声音。


此外,从代表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到长安的诗人,从代表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飞到农民军的英雄李自成,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和吴三桂、陈圆圆的故事到宦官郑和的大航海,将介绍代表明朝的"故事"人物。当然,也不能缺少宋代国际城市开封的故事。不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而且《清明上河图》中有关的故事也会提高韩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关心。 


另外,不能不提到宋朝在中原时西方的西夏的故事。从草原和沙漠吹来的李元昊和黑将军的故事、忽必烈的城市大都的故事等等,让喜欢英雄故事的人们心跳加速。


孔子和李卓吾的相遇将从书的序言开始,延续到书的最后一章。不仅将介绍李卓吾的《焚书》故事,还将介绍诞生他的泉州这座城市的开放性。在叙述代表清朝的幻想文学作品《聊斋志异》时,当然也不忘介绍曾出版过《聊斋志异》的山东省周村。因为人物和文学作品在叙述历史背景和空间背景时,可以以最有趣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大部分史书描绘都是晦涩难懂的,跨文化传播更是难上加难,请问您在创作《文学之林中读中国》时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又是如何克服的?


金善子:我毕业于延世大学中文系之后,曾留学台湾,学了中国古典文学与历史和思想,一九九二年韩国与中国建交后,我经常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内蒙古草原,再到戈壁沙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原地区的古老遗址,再到西南部的西藏和云南、贵州等地进行考察。同时对中国和中国人、中国的历史和神话及文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所以写这本书时所遇到的困难其实并不多。


最重要的是,我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带着热情和爱心写了这本书。在写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相关文献与论文资料,努力基于事实基础写书,由于本人收藏的资料比较多,而韩国的中国学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关资料丰富,所以感觉不到太大的困难。



古往今来曹操一直都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在当时人们都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评价曹操。请问在您心中曹操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金善子:如果从政治观点来看,我们所熟知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是相当正确的。但这并不是全部,他既是政治家,同时也是作家。众所周知,他的诗作得很好,他的乐府民歌《蒿里行》很好地展现了他同情因战乱而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的忧国忧民之心。引领建安时代文坛的他的作家感性不容忽视。风靡一时的漫画《苍天航路》中描写的曹操破格的形象,让人不禁想到这也许就是他的真实面目。



从前人们欣赏的是孟姜女身上坚贞不渝的爱情观,现在的感情更像项羽说过的,他生命中的三段情都是不可割舍的,您更认同哪一种?


金善子:被称赞为"千古烈女"的孟姜女故事,在与刘邦的争霸中失败而在乌江自杀的项羽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但是我想通过孟姜女和项羽的故事来表达他们的“纯真”。将孟姜女从“烈女”的范畴中解放出来,自己选择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的爱情毫不犹豫地抵抗秦始皇这个拥有巨大权力的人物,用清澈的“眼泪”找到了她所爱的人的遗骸,表达了她主体性和纯真的爱情。 


项羽也一样,对于刘邦这个兼具“厚”和“黑”的人物来说,坦率表露感情的项羽这个人物根本不是对手。在鸿门盛宴上,项羽没有忍住杀死刘邦的手势,甚至不会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会隐藏在"厚脸皮黑脸"的背后。当然,这并不是适合领导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性格。项羽粗犷不干练,“厚”和“黑”也不具备。但是就像司马迁爱上了项羽没有打磨的性格背后的年轻青年的纯真一样,我也想描写失败的英雄、悲剧性的英雄项羽的纯真。正如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描述的那样,在没有越过乌江而自尽的他身上仍然残留着那种纯粹的热情。



神话故事往往反映了历史和当时人们的思想,您认为中韩两国神话故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金善子:长期以来,中国和韩国的主流知识分子社会受到了儒家思想和儒教意识形态的影响。由于重视现实、重视历史事实的知识传统相同,所以两国神话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民间的传承却不同。与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洗礼的陆地相比,韩国在相对自由的济州岛留下了很多口碑传承的神话,中国也在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所有的神话其实不是“神”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所以两地的叙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中国比韩国地域更广,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多民族国家,因此神话的内容更加多样、丰富。古代文献资料中出现的神的故事情节固然有趣,但是生存环境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中有很多有关人与自然共存的信息,能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您可以用一段话向韩国读者推荐自己的作品吗?


金善子:创造我们今天的生活心态和精神的力量八成存在于古人的文字和故事中。这就是我不断在神话、文学和历史的大海中航行的理由。这本书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贯穿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故事。从三千年前平民们演唱的大众歌谣到与时代不妥协的女作家们的故事,再到明、清代的进步思想家故事,从试图改变世界的悲壮人生到梦想着脱离尘世、只属于自己的世界的隐者的故事,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人们提供了无穷的感动。 所以我认为,用我的观点来解释出他们的故事,是寻找我们的思想和心灵的原型、教养的原型之路。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隐藏在“异端的思想家”或“中国最早的诗人”修饰语背后的人物们的本来面貌。文学史和历史中出现的众多化石化人物,我想用“人”来复活。 带着血和泪重新复活的人们想告诉我们什么话呢? 我不想让屈原这个诗人只记住“中国最早的诗人”这个名称。 我想说,为什么他不得不选择死亡,那份苦恼。 想告诉大家被称为"伟大的历史家"的司马迁是如何写出这样动人心魄的文章的,在把李白定性为"代表唐朝的诗人"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他是怀着闪耀的好奇心在广阔的世界上游荡的路上的旅行者。 在赞扬李白和司马迁的伟大文章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他们是比起“有形的物质”,更重视“无形的记忆”的,具有Nomad思想的人。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想说文学史或历史中的人物与我们一样。 文学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而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传达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心"。 那正是人文学的真谛。 


无数作家不顾贫困和痛苦,在漫长的岁月里执着于一部作品,事实上也等于是为创造这样的世界而努力。 在历史的潮流中,个人的命运和生活必然会动摇,但是他们却说:"正直的生活是什么,尽全力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 他们对迷路的人和害怕过马路的人说:"千万不要害怕。" 只要故事的森林里有"人",故事就会流动,记忆就会存在。 而且他们不会放弃, 在人与人分享真心的那种世界。


这本书中有想给梦想着这样的世界的人们讲的故事。 选择这本书的你们,你们就是那些梦想着这个世界的“人”。


您更喜欢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中国历史?


金善子:小学毕业后第一次读的中国小说是《三国志》和《水浒传》,中学时喜欢读武侠小说。当年韩国社会还相当保守,小女孩子竟然读武侠小说,很多人都说“岂有此理”?但是,这就引起了我对中国的文学和历史的关注。


在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年代(1975),对于韩国人来说,中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从小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学很感兴趣,所以没有人能去中国的那个时期,我毫无犹豫的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 当然,我认为那是非常卓越的选择。 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学、神话故事至今仍然点燃我的知识好奇心。


进入大学后,虽然专攻了神话和文学,但其基础总是有历史的。 进入研究生院后,最先读到的书是司马迁的《史记》,在遇到《史记》中的人物时所感受到的强烈印象至今仍记忆犹新。 神话有时可以说是他们口传的历史,文学也与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在历史潮流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自由自在。


神话和文学的基础具有能够洞察人类的本质的力量。 因此,学习与历史相关的神话和文学是理解在那个时代生活的人类最重要的方式。 同样,通过神话和文学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具有相同的意义。


如果让您给想了解中国历史的韩国人推荐一本书,您会推荐哪一本?为什么?


金善子:我现在正在韩国延世大学讲东亚神话,以及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本学期开始后向学生们介绍可供阅读的参考图书,其中包含好几本中国历史书,最基本的书是司马迁的《史记》,当然也有很多比这更有意思的历史书。但是司马迁的文章至今仍能打动人心。我认为,这是因为司马迁是“路上的旅行者”,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写文章的知识分子,而是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听取人们的故事,并把它综合起来融化的。 当然,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也占了一部分。《史记》就是发愤之书的典范,它至今仍是我心目中的最完整的历史书。



您认为外国人应如何读好中国神话故事?


金善子:事实上,我认为在神话或文学领域中,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分没有什么意义。神话和文学的基本是“人”,五千年前人们生活的面貌和现在没有什么不同。读着人类留下的被称为“最初的英雄史诗”的苏美尔黏土板的记录,读着《吉格梅西史诗》,我们对英雄吉格梅西(Gilgamesh)的冒险至今也心跳不已,读着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人物们的故事,对他们的信义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人物的故事也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的。 当然在讲述那个人的故事时,我的观点只能包含进去。让李卓吾和孔子面对面的书的序言就是表达这样的观点。李卓吾曾被评价为是孔子批判的先锋人物,虽然李卓吾带有异端思想家的修饰语,但事实上我认为李卓吾才是最接近孔子“真心”的人物。 因此,站在文学之林中,孔子和李卓吾被选为第一。我想通过与被批评为封建残余的孔子、曾被指责为"反动思想家"的李卓吾、他们见面,想告诉读者孔子和李卓吾所看到的地点就是“终极相同”。 


这难道不是我能从和他们一样的“人”的观点来看待他们,而不是外国人吗?文学之林,记忆犹新,其记忆,无论是谁,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路上的旅行者,同时也是“人”!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是中国“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国家“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语言大学作为秘书处,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为平台执行落实,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重点区域,广泛联系和积极培养对我国友好的海外汉学家、作家、媒体人、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让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鼓励并支持他们创新对外出版话语体系,面向国际市场和海外读者客观介绍中国,为促进相互理解并扩大文化、出版合作奠定基石。


截止目前,“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所征集内容涵盖中国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图书共涉及100余位海外作者,涵盖创作语言19种,出版图书共计121种(部分作品有多语种出版意向);创作主题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文学、人物传记、电影、游记、地域文化、国际关系、文化交流、时事等多个门类。《中印情缘》《我眼中的中韩关系》《看中国巨变》等15部作品成功出版并落地海外。

责任编辑:罗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