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国际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探讨如何让外国人更加立体真实地讲好中国故事,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简称“外写中”)项目专家组2020年5月30日上午首次举行在线专家工作会议,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范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奖评委会主席董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主任何明星、中央编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韩继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等专家分别就已经完成的14部作品的市场反馈和国际影响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后期资助建议,并就外写中项目的后期建设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由“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项目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主持。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应该:
打造明星产品,突出中国故事特色
聂震宁理事长指出,激发作者对“外写中”项目的兴趣和热情,以出版的激情和期待推动建立作者合作,使压力转换成动力,是一本好书走向海外的开始。产品要具有影响力,不应以量为主,把重心转换到对明星产品的培育上,坚持高质量的作品策划。如何理解“培育”,应与作者深入交流,为作者提供智力和精神上的支持。
挖掘明星作家,影响力带动传播力
徐宝锋教授谈到,“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将继续和国内地方政府和机构办好中外作家交流营等活动,通过设立国际作家村项目,强化海外作家对于中国当代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海外作家的中国写作意识,并从中挖掘明星作家给予大力支持。要挖掘明星作家,通过借助国际作家自身国际影响力,带动更多海外作家从事中国写作,以点带面扩大中国内容的海外传播效果。
聚焦选题内容,走进深度中国
贺耀敏教授提出,从关注中国社会生活、中国文化生活、中国市民生活等具体的方面出发,选题贴近中国最为真实细微的生活,改变“外写中”的叙事角度和叙事策略,细致描绘中国形象轮廓,打造海外的立体中国印象。何明星教授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舆论出发,建议精准定位选题领域,用有限的资源放大出版效果。
注重内外兼修,提高策划外联能力
韩继海副总编辑指出,出版社内部应加强交流,群策群力,不断提高编辑室选题策划能力;同时提高外联能力,重点培养一些固定作者,比如旅居国内的外交官、媒体人、研究人员等对中国有一定深度研究、同时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在西方话语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能有效扩大传播效果。
适应多变的国际形势,形成稳定作家作品孵化器
董强教授谈到,疫情下的世界形势变化给所有人都敲响警钟,应根据时代格局的变化抓住新兴现象,寻找翻开中国故事新篇章的窗口机遇。“外写中”秘书处应发挥为作者牵线搭桥的孵化作用,让外国作家主导选题与写作思维,秘书处提供有效帮助,打开创作的新局面。范军副院长表示,从作家进行作品创作到作品出版的全程,“外写中”秘书处都应组织专家在各个环节把关,尤其“出口”把好关,这不仅关系着作品的质量,更关系着中国好声音能否在海外掷地有声。
专家组会议对《世界政要学者论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国崛起与亚洲世纪》《“一带一路”:当中国和欧洲邂逅在波罗的海》《丝绸之路的复兴》等申报结项“外写中”的作品进行了讨论和审订,认为其在海外具有传播效果,客观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风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专家组同意对其海外出版申报予以结项资助。
作品封面一览
截止目前,“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所征集内容涵盖中国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图书共涉及100余位海外作者,涵盖创作语言19种,创作主题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文学、人物传记、电影、游记、地域文化、国际关系、文化交流、时事等多个门类。欢迎海外出版社、海外作家持续关注该项目!最新项目申报请见http://www.cctss.org/article/headlines/5386。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