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修(右)与莫言(左)在“莫言作品国际传播沙龙”活动上
中国文化译研网会员、阿尔巴尼亚知名汉学家、阿尔巴尼亚—中国文化协会会长伊利亚兹·斯巴修和中国结缘于上世纪70年代,40多年来始终与中国联系紧密的他,称得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日前,斯巴修在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这一点时,他颇感自豪。
对中国情况如数家珍
1974年,因为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斯巴修等人作为“友好使者”被委派到中国学习汉语。他们第一年先在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因为自身的语言天赋加上中国舍友的帮助,斯巴修的汉语水平进步神速,仅用6个月就从最初的零基础到可以与中国朋友进行无障碍交流。1975年至1978年,斯巴修又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继续攻读汉语专业。
1980年,斯巴修回国工作,但他与中国的联系从未中断。他通过各种渠道关注中国,翻译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类资料,撰写有关中国的文章,还曾陪同阿尔巴尼亚总统赴华访问。2002年,斯巴修再次来到北京,在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工作。2006年离任后,他在中国成立贸易咨询公司,开始经商,直到2013年才回到阿尔巴尼亚。
留学生、翻译家、记者、外交官、商人……斯巴修以多重身份了解和见证着中国的发展,谈起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北京的方方面面,他如数家珍,口中不时蹦出“四个现代化”“下海”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变的是阿尔巴尼亚和中国之间的友谊。”据斯巴修介绍,2015年,他与朋友共同创建了“阿中文化协会”,成立协会的主要目的是发扬阿中之间的友好传统,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国关系。文化协会成立以来,与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承接了很多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展览与演出,翻译出版有关中国历史、社会、文学方面的图书,同时致力于推动青年交流,培养了不少青年汉学家,这些青年汉学家也逐渐成为阿尔巴尼亚研究中国学的中流砥柱。
莫言作品的“忠实”翻译者
2013年回到阿尔巴尼亚后,斯巴修在中国作品翻译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由他翻译的莫言小说《蛙》,成为在阿尔巴尼亚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得到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于当年被阿文化部评为最佳译本之一。
《蛙》是第一部由中文直接翻译为阿尔巴尼亚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此之前的中文作品都是通过其他语种转译为阿尔巴尼亚语的。虽然《蛙》中描述的农村生活在阿尔巴尼亚也有类似情境,但中欧文化生活毕竟存在很大差异,在衣食住行、家庭布局、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区别。在翻译过程中,斯巴修常常为一个词动半天脑筋,反复考证研究。他举例说,在翻译《蛙》时曾遇到“炕”这个词,如果简单地将其翻译为“床”,就会失去“炕”保温、取暖方面的含义,读者也就不能真正理解这一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生活物件。对此,斯巴修采取的方法是先对“炕”进行注音,再对其进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解释。斯巴修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词对词”的翻译,要尽可能进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在尊重作家、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向读者传递更多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信息。
《蛙》的成功翻译进一步增加了斯巴修的信心,他陆续翻译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国历史十五讲》等书。2016年,他协助中国驻阿使馆翻译“一带一路”阿文画册,实现“一带一路”图书首次在阿落地。2017年,斯巴修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认为,这份殊荣既是鼓励又是鞭策。目前,阿尔巴尼亚图书市场有关中国故事、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文学等方面的好作品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对此,斯巴修表示,自己将在《中阿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中国图书尤其是文学类作品的翻译事业。斯巴修后来又翻译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并计划翻译余华、毕飞宇和一些中国“80后”作家的作品。他说,翻译应当涉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让全世界读者更充分地了解中国。
致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阿两国的务实合作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阿尔巴尼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的门户,地缘优势明显,阿政府希望借助这一优势,在“16+1”合作机制的推动下,发展本国经济,造福人民。斯巴修在“一带一路”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在他看来,“一带一路”赋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新的生命力,其倡导的互利共赢为推动国际合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巴尔干地区国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显著增加。“中国新发展理念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动力,为全球化提供新选择,为世界提供协调发展的中国范本、贡献中国方案。”斯巴修说。
斯巴修强调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汉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上,他发表的课题正是《文化认同和人文交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据斯巴修介绍,近年来,阿中交流不断增多,学生交流、学术交流、文艺交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提高。中国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都已有巴尔干问题研究中心;在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学中文的人数从2003年的30多人增长到现在的600多人,阿尔巴尼亚其他城市也有多所大学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中文系。斯巴修表示,阿中两国民众对彼此的发展现状、价值理念的了解仍需进一步加强,他建议双方高度重视青年交流、增加图书互译。值得一提的是,斯巴修的夫人也是中国文化爱好者,曾撰写《我在北京和地拉那之间的生活》一书,都曾做过记者的两人每年都会应邀在阿尔巴尼亚电视台讲述有关中国的事情。“所以,媒体交流也很重要。”斯巴修对记者说。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