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96小时》:一个中国80后女孩的利比亚记忆

来源:出版商务网

作者:屈波

2019-05-08

  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掀起滔天震荡。第二年,利比亚强人卡扎菲政权岌岌可危,北约的导弹和反政府武装步步紧逼,卡扎菲统治利比亚40多年的好景不长了。在这个特殊时刻,一个25岁的中国姑娘作为央视记者被派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并几乎是无悬念地遭遇了一场围困。在一所酒店里,女孩和一群国际记者的被围困一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因此度过了难熬的96小时。8年后,女孩经过时间的沉淀,展开记忆,原原本本地讲述了那次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职场经历。


  这本书文笔流畅,很快可以看完,是那种不用费脑筋啃的书。但女孩的笔调虽然轻松,读者仍会感觉到,人生有一种境况,非亲历者不能体会。很显然,这段经历有足够的独家性,因为普通的中国读者很少有机会了解利比亚,了解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了解动荡时刻背后的蛛丝马迹。


1553052063273042128.jpg


  冯韵娴/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本书真正的看点,不在于揭示一个国家的危机时刻背后的来龙去脉,而是笔触对准那些作者接触过的活生生的利比亚普通人。这些人经历各异,身份难辨,但都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女孩不设防,不经意展示出了很多日常细节。他们中有坚决的拥卡分子,有无辜的难民,有志在革命的新青年,有保守的后不知消失何处的立场说不清楚的人,甚至有个单纯的男孩,竟然是卡扎菲的养子。在这场乱局中,各种人都在火线上挣扎,作者最后的结论是: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赢的人都输了,所有人的期望都落空了。不过,本书的真正价值仍在于作者和这些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作者以清晰的记忆还原了每一次交往具体的对话,以及她脑海中印象深刻的细节。


  从这些细节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普遍存在,无论书中的利比亚人支持谁和反对谁,同时我们也看到,战乱以及所谓的革命对人们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这里的每一个人能不能够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理想或是落空,曾经的主宰或是消失,那些真正的普通人,难免无所归依的结局。书中重点描写了作者和卡扎菲养子穆罕穆德的一段共进生死的情节,最后,少年消失了。总体而言,作者非常感性,在做好本职的工作同时,更关心身边利比亚人的安全和幸福。


  看得出来,作者虽那一年只有25岁,从小在江南长大,但很快以一个中国女性特有的理解心迅速融入了环境。在叙述中,作者只有在结尾时才做了一些简单的价值判断,但专属于战地记者的生活细节仍会让读者感到新鲜。对作者来说,这段被围困的经历不仅仅是私人回忆,同时也连接着人的体温。在危险时刻,作者的很多反应完全是出于本能,如同她身边的利比亚各种人也是出于惯性地坚持到最后一刻。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虽然年轻,但不是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处事原则。所以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一方面是亲历者的利比亚故事,同时也记录了人类处于极端环境下的一幕幕真实场景。作者既是亲历战争的当事人,同时也能够跳出来做一定的反思。


  在这本书里,作者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是忠实地记录人与之间的故事。这一点,作者的做法是正确的。长久以来,人们了解一个遥远的国度常常先入为主,而缺乏现实中真实故事的参照。而在这本书里,有读者在《新闻联播》无法看到的细节,看到一些利比亚各阶层人的生活习惯。这些描写是生动的。通过这些细节的写真,本书虽不能够满足历史爱好者的探求欲,但有助于激发读者的同理心,丰富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个世界,各得两个世界。书中利比亚人的结局,作者无法知道,以后也不大肯可能再知道了。


  因此作者在叙述中多少透露出一些哀伤和遗憾。我们无法确知这段经历对作者的生活究竟带来怎样影响,但仍要感谢女孩无保留的讲述。作者在讲述时,有一个中国80后的主体意识,这一点难能可贵。对作者本身来说,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是一次向内心真诚的回溯。


  从作者的讲述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记者这种职业的无力。事实上,这种无力感贯穿于书中的各种角色中,或许这正是动乱国家的必然。最后,作者的笔触也时常会给读者带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性的一丝暖意,因为,一切剧烈的动荡,最后都会随着历史自己的逻辑成为天幕下的云烟。在历史的进程中,个体虽然微不足道,但也存在过,活过,争取过,为自己的意志选择过。随后,作者跟她交往过的那些人一样,各自向前生活,从一个彼岸,走向另一个彼岸。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