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已经持续高速增长多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突然增速放缓,有人唱衰,有人疑惑,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已经触到天花板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电影市场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电影产业如何才能实现下一步升级?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供给侧改革成为电影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市场规模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在不断增长
2003年,任仲伦来到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就任厂长和总裁。那一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正式启动,电影行业的家底相当薄弱——全国电影年产量不足百部,票房10.1亿元,观众人次750多万,有效银幕3000块左右。“当时很多电影院白天卖羊毛衫,晚上放电影。市场没有所谓的需求侧,也没有相应的供给侧。”
此后几年,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2010年,全年票房突破100亿元;从100亿元到200亿元,花了3年;从200亿元到400亿元,只花了两年……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6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41179块,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拥有银幕数最多的国家;电影年产量平均每年700部左右,稳居全球电影年产量前三名。
“电影市场规模扩大最主要的动力来自需求侧,因为有人要看电影,只有快速增加电影数量和影院数量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进而进一步刺激需求。”任仲伦说。
曾经有好几年,全国市场规模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有人用这样的速度计算未来票房,但现实并未如愿。2016年,全国电影票房增速明显下滑,很多人憧憬的600亿元票房在年底并未出现,数字停留在492.83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2%。中国电影市场真的已经触到了天花板吗?需求侧的增长已经停滞了吗?
“市场规模增速虽然放缓了,但仍在正向增长,这说明需求还是在增长,但另一方面,单家影院的产出却在下降,2016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有85部,1000万元以下的有292部,这意味着平均每部电影的成本不会超过400万元,现在谁能用400万元拍电影呢?这就告诉我们,供给侧的增长比需求侧更快,而供给的有效性却在下降,供给侧存在非理性、非正常的现象。”任仲伦说,“电影供给侧改革是电影产业绕不过去的话题,必须面对的痛点。”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分析,在人均观影次数上,2016年中国刚刚达到每年一次,北美是3.7次;从每百万人口拥有的银幕数量上看,北美是121块,中国还只是30块。“虽然我们不能教条地用这些数字预测,但是至少可以参考这个大趋势,中国电影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观众的品位和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时候出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匹配,也就是内容与观众鉴赏水平的不匹配,这是历史发展的中间节点,接下来不能提供优质内容的供给商会被淘汰,市场的调整会进一步优化它的发展模式。”
电影出品数量增加,需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去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正值人们对中国电影市场扩张速度的期待登峰造极之时,短短几天内,各家电影公司发布的片单多达数百部。一年后的今天,这些影片有的与观众见了面,有的尚未完成,有的成了“烂尾”项目,有的甚至完全“流产”……
引力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姜伟把那些项目书亮相之后旋即化作泡影的项目称为“PPT电影”。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中磊认为,对一个国家的电影来说,两个指标非常重要:一是每年的好片比例或数量,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电影强国的标准之一;二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质量和数量。“我觉得电影分两种,一种造梦,一种真实。造梦靠创意、音效、特技,但如果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那部分缺失了,也不能称为电影强国。不管是单部影片的成绩还是市场份额的分配,从数字看,我们持续生产高质量电影的能力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缺少能打动人心、引起大家共鸣的作品。”任仲伦说,“在内容的形式和样式上,类型不够多样,一部影片成功后,很多人跟风、模仿,这就造成了近几年某些类型的影片高度密集的突出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创作力的滞后。”
姜伟认为:“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是好事,因为有更充足的资金拍电影,但资本也许比较着急了一点,或者被投资人比较着急了一点,总结过去一年,我们的电影出品数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质量的提升,这是最大的问题。”
前两年,大数据风行,电影行业也不例外。对于不少刚刚接触电影行业的业外资本来说,用数据作为投资的参考依据,似乎是最直接的切入方式。一时间,电影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和营销公司大量出现,卖数据和分析报告也成了电影行业的一门新行当。“流量”成了流行词,一个演员可以带来多少粉丝、票房和“流量”,对一些投资人来说是选择与否的决定性标准。但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从业者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
“大数据是个工具,怎么用它在于主观意愿。”姜伟说,“不少人分析了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电影观众的主体是17—23岁的年轻人,他们懒得思考,这样的分析引导我们这几年相当一部分影片朝着这个方向走,忽略了影片可能产生的其他作用。”
观众鉴赏水平提高,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电影产量高、行业整体盈利率不高,产能相对过剩现象突出,产业结构性矛盾如何调整?中国电影面临升级最缺的是什么?
“从年产量八十几部影片到八九百部影片,我们的生产力储备是不够的,生产力核心当中制作作品的能力是不够的”,任仲伦说,“市场对制作能力的要求远远大于创意能力,把创意通过制作实现出来有难度。”
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还在增长。经济发展、社会闲暇增长、城镇化率提高、人口红利增长等都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因此,虽然中国电影行业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从业者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利好判断仍然较为坚定。尤其在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影迷们对展映影片需求强烈,一些影片的预售票刚开售就一抢而空,这都从根本上体现出电影市场的刚需,以及已经较为成熟的观众对优质电影的热忱,中国电影市场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前大家会觉得艺术片太小众,但我们现在看到,小众群体在变大,如果艺术片可以发行得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电影市场在一步步往更好的生态发展。”于欣说。
票房已经突破12亿元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于欣表示,在该片上映之初,影院并没有预料到这部印度电影会在青年观众中有好反响,但好口碑推动的高排片、高票房说明,观众对电影的鉴赏水平确实提高了。
“过去很多年,中国电影的制作、宣发和放映都非常粗放,这让一些中小成本的优质影片失去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但随着市场分众趋势的出现,转扭这种形势的契机正在眼前。”王中磊说,国产小成本影片和美国大片在宣发和放映环境的竞争本来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上映的时候没有分线放映的方式,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新演员、新导演也会因此失去发展的机会,“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改善不能靠情怀,更多要靠电影工业体系的支撑。”
2025-01-06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2